|


亲爱的童鞋们: 感谢你们付出时间与思考
校内知多少我校开展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近日,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(晋教政函[2014]57号)文件精神,我校于11月25日到12月2日开展了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。
为了开展好此次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,确保此次活动取得实效,学校高度重视,于11月25日召开专题会议,进行了安排部署,明确分工、明确职责,出台了关于组织参加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;利用学校广播、宣传栏等宣传媒体进行了大力宣传,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。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期间,一是从11月26日——12月2日,组织广大学生参加“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”答题活动;二是组织广大学生参与线上网络安全体验基地活动;三是认真举办了网络安全专题讲座,11月28日我校邀请国防科技大学博士生为全校近500名学生干部举办了以网络与计算机安全为主题的专题讲座,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;四是为全校师生制作并下发了网络安全知识手册。
通过组织参与此次国家首届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,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,进一步普及了网络安全知识,对于今后,正确防范网络安全,合理利用网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我校举办安全技能培训暨应急疏散灭火演练活动 为了杜绝安全隐患,保障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,进一步普及防火安全知识,提高安全技能,离石区消防大队参谋王征于12月3日下午受邀在我校教学楼1区301教室,开展了安全技能培训。图书馆,后勤处,明德物业的管理人员以及各系的师生代表到场参加了培训,对于王参谋的精彩讲述,师生们表示获益良多。
培训主要分为三大部分,首先是对应急照明灯,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等常见消防器材使用方法进行介绍。其中,王参谋重点讲述了灭火器的组成,作用,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。第二部分是电器防火的要求和措施。采取举例的方式说明了电器防火的重要性,并对其注意事项进行了再三强调。第三部分是消防安全管理。建议学校确立消防保卫制度,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和检测,同时定期举办应急疏散演练,设定具体的应急预案,组建“灭火行动组,通讯联络组,疏散引导组和安全防护组”四个小组,从而最大程度地维护学校安全,防患于未然。
最后,师生们积极有序地参与了应急疏散和灭火演练,对所学的安全技能进行了亲身实践,消防官兵现场教授灭火技能并模拟了消防救援过程,使师生们学习安全知识的同时,还一睹了消防官兵精于业务,英姿飒爽的风采。
校外知多少大学教授:陈省身“新猜想”正在年轻人身上实现 在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逝世10周年之日,他生前发起的学术活动又开始了:许多著名数学家来到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所,参加在这里举行的“2014京津几何工作营”,醉心于数学天地。
京津几何工作营由陈省身于2000年发起。当时,他刚到南开定居,每逢他的生日,朋友、弟子们纷纷赶来庆贺。这位蜚声中外的“微分几何之父”便倡议,不要什么庆生仪式,搞个京津几何工作营,汇聚京津两地以及海外的几何学家,共同探讨几何学的重要问题和趋势,培养青年几何学者。此后,即使陈省身先生于2004年12月3日去世,数学界的这个习惯也没有间断过。
今年,为纪念大师逝世10周年,数学家们约定,将会期改在12月3日,以资缅怀。“纪念陈先生最好的方式,就是把中国数学更向前推一步。因为陈先生有个愿望,就是让中国成为数学强国。咱们还应该努力地朝这个方向做。”普林斯顿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田刚院士说。
数学界有个著名的“陈省身猜想”——1988年,他提出“中国将成为21世纪的数学大国”。到了21世纪,中国已经成为数学大国了,他又有了新的猜想:希望中国能够再进一步,成为数学强国。他的弟子、南开大学教授张伟平院士还记得,陈先生当年在给自己的一封信里叮嘱要“让中国的数学站起来”。
为了培养中国数学的“根基”,陈省身29年前创办了南开数学所,着力在本土培养数学人才,让年轻人不必都出国留学。今天,田刚对记者说,陈先生十分关注的是,中国数学要想强大起来,光靠引进人才是不够的,引进最终是为了本土的培养,增强自身的“造血能力”。我们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。以北大为例,一些优秀的北大毕业生能够留下来读博士学位,这跟十几年前好学生往国外跑的情况很不相同。
田刚认为,我国的数学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,与国家政策有关,也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国发展有关。我们目前有一批自己培养的数学家,还有留学归国的数学家,正处于世界数学研究的前沿,这些人才对吸引学生留下来读博士起到了很好的作用。在此过程中,国家实施的“青年千人计划”等人才项目,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田刚第一次见到陈先生是在1987年,当时他还只是一名留美博士生,陈省身邀请他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演讲。陈先生对年轻人的提携,让他获益良多。无独有偶,斯坦福大学和复旦大学教授李骏1985年第一次见到陈先生时,也是个留美学生。他记得,这位大数学家非常平易近人,还在本子上把“李骏”这个名字记了下来,足见他对晚辈的关爱。李骏说,自己一直记得陈先生的一句话,他建议年轻人多读一些经典的文献,学学那些历史上数学的巨人。“陈先生自己也是巨人。”李骏说,陈先生留给后人的标准很高,我们建设数学强国也许还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。
田刚对记者说,等到有一天,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留下来,各国优秀的年轻人都愿意到中国学习和工作,中国就将成为数学强国。现在,国家的支持力度很大,希望年轻人能够安心做学问,思考有深度的大问题。中国成为数学强国的梦想,最终还是要靠年轻人来实现。
“陈先生说,想问题要想长远一点,眼光要放远一点,我觉得这个对年轻人是非常有用的。”田刚说。
小编来说 陈省身猜想是正确的,是美好的,一定要让中国的数学站起来,这需要每一个年轻人努力。无论你在上学,还是在工作,应时常想想自己的国家,想想国家的数学!当然,陈省身先生给了我们一个好例子!
校报编辑部
小编:张亮军 筱筱
责任编辑:肖潇
排版:巫东雨 |
|